[理论谋局] 理论创新 再谋新局
发布时间:2024-12-09 23:04:21
[理论谋局] 理论创新 再谋新局
物流业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2007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必然对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的物流理论体系的建立无疑将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稳固支撑。 实现“质”“量”双飞跃 近几年,随着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现代物流业无论从企业操作层面,市场推进层面,还是物流基础设施和行业基础性工作方面都有新的进展,物流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中国物流学会通过每年一次的“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大力推进物流理论研究,在全国物流理论界的努力下,出现了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内物流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层面,成果水平都有显著的进步,尤其在系统体系、竞争战略、成本分析、供应链及其管理、物流组织、物流形成机理、新物流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建树。 2007年的中国物流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对外表示,物流理论研究无论从数量还是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上看,都处于一种创新发展的态势。中国物流学会年会的国内物流研究发表的论文数量,已连续两届达到四五百篇之多,涉及全国各地1000多名作者,共132篇获奖,其中部分获奖论文被收集出版了《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随着物流论文发表数量呈上升态势,物流理论的研究层次丰富,研究水准也在稳步提升。 2007年,出现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研究课题:《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2008~2015年专项规划》、《中国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研究》、《中国现代物流业税收管理研究》、《关于我国商贸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公共配送中心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财税政策研究》、《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与国家开发银行支持战略研究》……这些不仅对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反映出国家各部委对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视。不仅如此,物流理论在物流研究课题征集方面,开始逐步得到各地物流研究、教学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关注和支持,2007年共有90个课题列入 “2007年中国物流学会研究课题计划”。 理论体系待完善 随着我国物流业迅速发展,物流理论研究在这一年逐步兴盛起来,但在理论繁荣的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业内人士指出,物流理论发展的导向偏差是影响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片面地强调物流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使物流系统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物流供给结构上的不合理现象十分突出,物流失去了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优势。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专家指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发展物流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科学的物流发展导向。以免这种偏差给物流业的科学发展带来困惑,阻碍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除此之外,我国物流理论研究还存在可操作性不强问题。这是因为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界存在着严重的“重宏观、轻微观”倾向,理论界没有准确地认识物流,物流理念的滞后性,对物流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些都使得物流理论研究未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理论源于实践,反过来才能指导实践的发展。但我国在从国外引进物流观念的过程中,实践的步伐相对滞后,所以部分理论研究长期缺乏实践的支撑,导致理论实践严重脱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物流业发展的盲目性,如物流产业政策不明、定位不清、物流园区一哄而上等。专家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提升理论体系层次,还需理论创新。物流研究应高度重视企业物流特别是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另外,由于我国物流研究的历史还不长,理论体系尚未建立,还存在许多有待填补的空白。 符合国情要创新 2007年我国物流理论研究发展的形势很好,但我国的物流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因此,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脉络急需梳理,研究内容、结构及方向还需调整,只有构建本土化特色的物流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物流业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企业经营形式、建立物流质量标准和相应的保证体系、对物流整体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目前,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现代物流已有一定规模,一些区域性的物流市场正在形成,实践的形势要求我们去把握市场特点,研究市场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市场行为,开拓市场潜力,引导物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专家指出,从我国引进物流概念以来,物流理论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物流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外国之所以拥有成功的物流经验,实际上是以其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良好的经营环境为基础,而这些环境条件的获得,并非短时间内所能完成,在中国国情下,物流的发展同样需要的是时间,如果不加分析地引进,往往只能使我们的企业“望洋兴叹”,引进必须消化,消化必须结合国情。